孩子的另一扇眼睛
公益平台
  • 首頁
  • 關於
    • 活動緣起
    • 感謝名單
    • 大事紀
    • 加入行動
  • 計畫說明
    • 2012 校園攝影體驗課程
    • 2013 校園攝影深耕課程
    • 2014 校園攝影師培課程
    • 2012 攝影記錄展
    • 2014 攝影記錄展
    • 2015 攝影記錄展
    • 2017 新北地區校園攝影深耕課程
    • 2019 新北、宜蘭地區校園攝影深耕課程
    • 2021 遠鄉閃閃 - 文曄校園攝影深耕計畫
    • 2021 新北、花蓮地區校園攝影深耕課程
    • 2021 均一實驗高中跨領域影像課程
  • 成果分享
    • 校園攝影深耕課程紀錄
    • 攝影紀錄展
    • 合作學校/單位
    • 花絮
    • 深入報導
  • 影音紀錄
    • 活動影音
    • 照片剪影
    • 學生作品
    • 媒體報導
  • 迴響
    • 志工
    • 觀眾
    • 夥伴基金會
    • 相機捐贈者

山上孩子遇見數位相機

9/5/2011

評論

 
图片
本文來自: 2011/09/05林錫銘老師部落格《浮光掠影‧攝影筆記》-「山上孩子遇見數位相機」

火車會把人一站站帶去遠方,但心永遠都還會在自己身上。
「高嘉琪! ….. 回來! ….. 在這裡!」宏亮如雷的女人聲音突然響起,讓正閉目昏昏欲睡的我驚醒,這聲音也震撼往台北的自強號車廂旅客,大家全都直覺抬起頭鵠望聲音來處,我看見剛上車兩個小女孩逕往後車箱走去,後面跟著一對健壯皮膚黝黑男女,兩個小女孩搖搖晃晃又走了回來,他們上車的車站在花蓮光復站,此時車外夜色也已發黑,發出喊叫聲的是媽媽,小女孩穿過坐位通道時,瞥見高度不過椅背的小小身影,還有讓人讚嘆的濃眉大眼。他們一家四人就落坐在我座位前排,然後聽到嘎啦嘎啦金屬聲音,是他們在調整椅踏高度,伸頭一看 …… 原來椅踏扳高就當作小女孩座位。
連著幾年的九月,我們都會遠征花蓮富里「六十石山」攝影,今年本來作罷未排金針花攝影行,但還是有攝影班學員想去,也就臨時再插入這兩日一夜行程;從台北搭自強號火車到富里近五小時車程,然後再以中巴接駁上山,在小小台灣的後山已算路途遙遠了,但火車座位寬敞,節奏平順、窗外風景變化快且多,要瀏覽沿途山或海的風景,搭火車最適宜、安全,且是我搭車唯一敢放心睡覺的交通工具。路途遙遠為讓有更多攝影時間,車班都挑早去晚歸班次,回程搭著夜車返北,咖啦咖啦行進節奏聲如催眠曲,大家也剛好可充分休息補回體力。
再被吵醒,是又聽到小女孩的聲音,原來小姊姊在下一站後坐到隔鄰空位,剛好跟學員坐在一起,兩個大小對話著,開朗的小女孩聲音,讓我完全醒了過來。學員張君拿出他的單眼相機,小姊姊要求幫她拍照,然後小妹妹掙開媽媽也跑了過去,兩姐妹對著相機擺姿勢、裝鬼臉,然後喊著:「給我看 …. 給我看!」看著相機螢光幕的影像,兩姐妹笑呵呵大聲嚷著:「我耶 … 是我耶!」「媽媽妳看 …. 是我耶 …. 」車廂裡兩個小女孩高昂興致的聲音,讓所有的人側目。

接下來的劇情可以想像,小姊姊要求她也要拍照:「教我 …. 教我拍照 …. 」張君的相機至少兩公斤重,小女孩拿不動,張君也得幫她撐著,場面有些失控,小女生想拿著大相機去拍媽媽、去拍車上乘客,相機太重讓人驚恐,此時 Sherrie 趕快掏出 G12 小相機解圍,輕便小相機也適合小孩子攝影;車廂裡快門聲四起,小姐妹拿著相機左按右按、東轉西轉,反正能夠轉或按的按鈕,都要問都要調,然後在搖晃火車行進間去拍媽媽、去拍車上乘客。
來自山上的孩子,在旅途車程上偶遇攝影班,也遇見即拍即看的數位相機,變成很不同的科技玩具,有別於奔馳山野、爬上樹梢、跳進溪裡玩水的遊戲,都市小孩普遍接觸科技產品,手機、相機、電腦隨手可得,使用數位化產品已不甚稀奇,看著小女孩拿著相機自拍,自己擺出各式各樣表情,然後瀏覽然後再拍的有趣模樣,兩小姐妹足足玩了一個多小時拍照遊戲。

在花蓮上車的小姐妹,是家住台東知本的卑南族原民小孩,跟著媽媽要北上瑞芳,六歲姊姊名字高嘉嘉、四歲妹妹高嘉琪,嘴巴都很甜,阿姨長、阿杯啊長 … 「阿姨妳也相機喔 … 阿杯你也有啊 … 」學員給她們餅乾吃,還特別跑去跟前說謝謝,兩姐妹對話時也用唱歌方式表達,帶著旋律的孩子交流,才三秒鐘也就能跟大家打成一片,高嘉琪看著相機螢幕直說:「好漂亮喔 ….. 」我問照片嗎?「我啊!我好漂亮!」擁有天真樂觀個性都因來自純樸山上養成,他們現在的世界還沒有陌生人、壞人這名字。

拍照時,我從頭到尾都沒離開座位,小女孩已炒熱車廂氣氛,我怕再去找各種角度攝影,更干擾影響其他乘客安寧,但拍到的照片都已很精采。

倒是最後有些遺憾,火車在瑞芳靠站時,媽媽才叫醒已熟睡的小姊姊,過程中有些「意外」母女們匆匆下車 …… 她們的背影下留下我們一車人面面相覬的錯愕 …… 。

祝福這對小姐妹高嘉嘉、高嘉琪,永遠擁有車程裡那樣希望快樂天真的童年。火車會把人一站站帶去遠方,但心永遠都還會在自己身上。
图片
↑研究操作功能,可是這相機太大太重了.....

图片
↑「來!媽媽看這邊......我給妳拍照!」

回到台北後看著相機裡兩個小姐妹影像,所以就想 …..

1. 是否有熱心朋友或單位團體,願意發起大家捐出閒置舊小相機給山上小孩的活動?我想很多人家裡一定有很多的閒置小相機,譬如因更新、升級而擺著沒用卻還堪用被冷落的小數位相機,應該可以捐出來。我工作太忙,有想法卻是心有餘力不足,如果有人有單位發起,我可以從旁協助。

2. 把舊相機送上山,屆時我願意撥出能夠的時間,親自上山給小朋友教授攝影,讓他們留下山裡童年記憶。我想攝影班所有學員也樂意去當助教。

3. 我們可以從十台相機 …. 一個偏遠山區一個部落開始,然後二十台 ….. 另一個地方另一個部落慢慢延續開來。在能力時間下,大家能做多少算多少 …. ,未必要變成高遠無窮的目標。

4. 如果有相機代理商、公司、行號、賣場,捐出過時、過季已在市場淘汰,且已不在櫃上販售的小相機庫存貨,那就更棒了!也許不是最新機種燙手貨,但一定會是山上小孩子的新寵。

5.以上只是個人發響的發想,當然還需要有能力有熱情的人或團體,有心一起來共襄盛舉促成。

     ....................................

再註:此文貼出兩天,已有好多朋友來電想要共襄盛舉,苦於大家日常也為五斗米折腰,汲汲營營忙碌著,這活動要辦成還是得要可供信任的團體來發起承辦,眾多朋友一起來協助,現也正探詢中。

我用一種環保概念來解釋這活動的意義:科技進步,讓我們製造很多新奇便利的消耗物品,等同製造出很多藏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眾多「類垃圾」,堪用卻都閒置。大家眾所周知的回收制度,其實並非顛峰環保意識,真正的環保應該是「讓所有物件永遠延續生命」,因為回收會被再製造,都會是環境的再壓力。

     讓所有都能存續,不被消失,就是「環保」。

     山上小孩的童年記憶,應也是..............

評論

    成果分享/
    校園攝影課程紀錄


    Archives

    四月 2021
    一月 2021
    十二月 2020
    一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7
    十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五月 2015
    十一月 2013
    十月 2013
    九月 2013
    十二月 2012
    四月 2012
    三月 2012
    九月 2011

    Categories

    全部

    RSS 訂閱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