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另一扇眼睛
公益平台
  • 首頁
  • 關於
    • 活動緣起
    • 感謝名單
    • 大事紀
    • 加入行動
  • 計畫說明
    • 2012 校園攝影體驗課程
    • 2013 校園攝影深耕課程
    • 2014 校園攝影師培課程
    • 2012 攝影記錄展
    • 2014 攝影記錄展
    • 2015 攝影記錄展
    • 2017 新北地區校園攝影深耕課程
    • 2019 新北、宜蘭地區校園攝影深耕課程
    • 2021 遠鄉閃閃 - 文曄校園攝影深耕計畫
    • 2021 新北、花蓮地區校園攝影深耕課程
    • 2021 均一實驗高中跨領域影像課程
  • 成果分享
    • 校園攝影深耕課程紀錄
    • 攝影紀錄展
    • 合作學校/單位
    • 花絮
    • 深入報導
  • 影音紀錄
    • 活動影音
    • 照片剪影
    • 學生作品
    • 媒體報導
  • 迴響
    • 志工
    • 觀眾
    • 夥伴基金會
    • 相機捐贈者

照片中嗅到芬芳了~為偏鄉孩童開啟另一扇眼睛

6/1/2012

評論

 
图片
原文來自:公益平台2012/6月封面故事

兩個卑南族小女孩與聯合報攝影中心主任林錫銘一場火車上的相遇,成就了公益平台募集舊相機送偏鄉孩童的美事,透過熱情的花東在地志工分赴山巔或海涯展開攝影教學,開啟了上千名偏鄉孩童的另一扇眼睛,也讓孩子們的身邊多了一位好朋友。

「當初,由於學校人數過少,即將面臨裁校或合併的問題,我原本期許透過相機能讓孩子們拍下學校美好的回憶;現在,他們將這部相機發展到出人意外的境界。相機,就像他們的一個好朋友,透過相機,拉近了孩子彼此的距離,學校的師長、同學、部落、景物、慶典、家人相處等等,這些場景都成了他們鏡頭下定格的小小故事,而光圈、快門、ISO、畫素這些專有名詞,也讓孩子覺得”我不再一樣了喔”!」鶴岡國小蘇玉華老師說。

图片
孩子的童年無法被複製,每一個孩子的童年都是特有獨具,而影像可提供追憶的線索最多,也最難以筆墨形容。公益平台安排相機教學課程的目地,並非想要培養一群小小藝術家,而是希望能陪著孩子們一起探索生命的真諦,讓他們的童年故事,從最貼近自己的開始出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用相機拍我自己

主題:我
拍攝者:林逸軒/花蓮見睛國小
說明:
藍色的水面就像是湛藍的天空,倒影的部份彷彿孩子的身上有好多好多星星,手上的姿勢,卻又像極了搖滾歌唱明星,讚翻了!(攝影志工/艾菲爾)





◆用相機拍我的家人

主題:辛苦的阿嬤
拍攝者:余惠慈/花蓮鶴岡國小
說明:
辛苦的阿嬤,每天都要照顧這些農作物,為了生活,平常我看著看著總覺得很自然,但這次用相機當快門按下的那一刻,我心裡突然覺得很感動,因為為了生活不管年紀多大了還是要辛苦的工作,所以一定要好好的孝順長輩。(惠慈)

 



◆用相機拍我的家

主題:我的家
拍攝者:陳姿芸(國二生)/花蓮鄉村大學
說明:
小丸子的手在那裏很妙耶!
後面的咕咕雞 角度很棒!
(
花鄉大老師)
 





 


◆用相機拍我的朋友

主題:我親愛的
拍攝者:徐宇韋(國二生)/花蓮鄉村大學
說明:我出去玩時,他都會陪著我...(宇韋)
 

 





◆用相機拍我的生活

主題:木頭
拍攝者:胡佳惠/花蓮鶴岡國小
說明:
木頭
這是我們每天需要的木柴   
 
我們每天都要用到它
它可以幫我們在冬天時取暖
煮好吃東西、燒開水...(佳惠)
 




◆用相機拍我的部落


主題:13鄰的路上
拍攝者:古正豪/台東桃源國小
說明:
嘿!小聲一點,我們要去哪裡?去13鄰,那是屬於桃源村的密語。偷偷跟你講,我要去看看我在天上的阿公阿媽啦!(正豪)





 

◆用相機拍我所見

主題:綠色鬍鬚
拍攝者:倪茹云小朋友/台東建農書屋

說明:哇!葉子也有彎彎的翹鬍子耶!                                  
 


 


◆山谷中的野百合

主題:山谷中的野百合
拍攝者:余柏昌/花蓮鶴岡國小
說明:
我不知道這朵野百合花有沒有人照顧;他開的好漂亮!我想,我應該跟她一樣任何時候都過得很精彩,然後又很健康。
图片
  *通往攝影之路-帶鶴岡國小小朋友外拍時經過的小徑,正是柚子開花時,空氣隱約散佈著柚香。(攝影/侯方達)
透過相機教學的課程,孩子學會謙卑貼近這塊土地,也更懂得珍惜關懷身邊的人事物。一位學校老師分享,他記得有一天孩子們跑來告訴他:「老師,部落裡104歲的老阿嬤被主接走了,好可惜喔!我錯失了拍她的鏡頭,如果我拍下她,從她的笑容你就會知道她為什麼活到104歲了!」因為錯失了這個鏡頭,孩子們開始找尋部落的老人家,現在年紀越老,是他們越想拍的畫面。
    偏鄉部落裡普遍存有隔代教養的情形,從小被阿嬤養大的六年級學生陳御杰第一天把相機帶回家時,在日記上寫著他拍下從小養他長大的阿嬤:「從小到大我從沒仔細好好看過我的阿嬤,這是我第一次透過鏡頭這麼仔細看阿嬤,我請阿嬤坐好,阿嬤非常害羞地讓我拍她,我看著看著、拍著拍著,心裡就想,阿嬤妳是我真正的媽媽,我要好好照顧妳、孝順妳。」當老師在班上唸出這篇日記時,御杰的眼淚就開始流個不停了。
图片
*我們去了部落旁薑田,那裡剛好一年一度的老薑採收,工人裡頭有爸爸媽媽...認識的鄰居、叔叔伯伯,大家就用相機記錄長輩辛苦工作的畫面。 (攝影/林錫銘)
從舊相機募集及攝影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得知許多偏鄉部落的孩子們小小年紀就要幫忙煮飯、做菜、洗衣、燒柴….,擔負起家裡的大小事情。現在,有一部相機好朋友跟著他們,到田裡、到菜園,拍彎腰播種的農夫,拍採摘老薑的叔伯婆姨,拍他們在部落家鄉的日常生活,拍他們和親人至深的情感;而這部舊相機也透過孩子的眼睛,讓身旁的人事物與一般人眼中再自然不過的景物,發展出極深的連結與價值!

花蓮化仁國小林淑英老師來信表示,他們都非常認同這項計畫的意義,也相信透過攝影作為媒介,可以開發孩子們的潛能,培養他們建立「自己與自己」、「自己與他人」、「自己與社會」之間的良好關係。

對於能夠有機會深入偏鄉陪伴孩子們使用相機,攝影志工艾菲爾懷著一股感謝的心情,他說:「我,是來圓夢的,也準備好要與偏遠地區的孩子共度一段小旅程。這是是沈澱,也是學習,希望能在孩童的身上汲取更多的能量與熱忱。多看、多拍,是我在攝影上給孩子的唯一真諦,希望孩子們能漸漸挖掘到屬於他們生命中的那份美麗!」
  
「嘿!親愛的你們,想必你們已聞到那柚花香了!那芬芳的味道已濃濃的飄在梧繞(鶴岡舊名)部落,也飄到你們的心裡了 !謝謝你們透過不同方式來愛我們、關心我們,謝謝你們給孩子一個機會,而未來,我們將繼續用這部相機寫日記、寫生命的歷史!」---鶴岡國小老師 蘇玉華

註:
為了讓「捐出你的舊相機‧為偏鄉孩童開啟另一扇眼睛」這項寓意深遠的活動在地深根成長茁壯,公益平台將以有形的鼓勵來激發孩童主動學習的動力,因此計畫在2012年年底舉辦攝影作品甄選及優秀作品成果展覽,同時將從甄選出來的展覽佳作中,選出20名特優作品,並邀請獲選特優作品的學童到台北來接受表揚和大家一起分享屬於他們的榮耀。

評論

    成果分享/
    攝影紀錄展


    Archives

    十二月 2020
    七月 2020
    一月 2020
    九月 2019
    五月 2017
    九月 2015
    七月 2015
    四月 2014
    十一月 2013
    十二月 2012
    十一月 2012
    六月 2012

    攝影展主題

    全部
    孩子的心視界
    家鄉記憶
    拾光任意門
    拾光百獲

    RSS 訂閱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