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另一扇眼睛
公益平台
  • 首頁
  • 關於
    • 活動緣起
    • 感謝名單
    • 大事紀
    • 加入行動
  • 計畫說明
    • 2012 校園攝影體驗課程
    • 2013 校園攝影深耕課程
    • 2014 校園攝影師培課程
    • 2012 攝影記錄展
    • 2014 攝影記錄展
    • 2015 攝影記錄展
    • 2017 新北地區校園攝影深耕課程
    • 2019 新北、宜蘭地區校園攝影深耕課程
    • 2021 遠鄉閃閃 - 文曄校園攝影深耕計畫
    • 2021 新北、花蓮地區校園攝影深耕課程
    • 2021 均一實驗高中跨領域影像課程
  • 成果分享
    • 校園攝影深耕課程紀錄
    • 攝影紀錄展
    • 合作學校/單位
    • 花絮
    • 深入報導
  • 影音紀錄
    • 活動影音
    • 照片剪影
    • 學生作品
    • 媒體報導
  • 迴響
    • 志工
    • 觀眾
    • 夥伴基金會
    • 相機捐贈者

如果童年是一首攝影詩 —「孩子的另一扇眼睛—家鄉記憶」攝影展

2/15/2021

0 評論

 
圖片
「我在閱讀一部天地詩集,是天地教出來的孩子寫的。這詩,是天地教出來的詩。」——蕭蕭

走進傍著淡水河出海口的恬雅展間,入口處的「作者親簽版」攝影詩集,是新北市淡水區屯山國小501班的攝影展開幕當天,9位孩子一字排開舉辦簽書會所留下的珍品。攝影詩集的出版以及為期2個月、橫跨2020和2021年的攝影展,是孩子們在10-11歲完成的夢想。



深入瞭解
0 評論

2020 攝影深耕計畫:新北宜蘭地區 年度報導

12/28/2020

0 評論

 
圖片
樂水分校畢業照 攝影 / 賴力瑜

「孩子的另一扇眼睛 —— 校園攝影深耕計畫」源起於 2011 年聯合報前攝影中心林錫銘主任的發想,公益平台發起的二手數位相機募集活動。 經過五年與志工們在花東學校進行攝影深耕課程,2017 年又於新北地區六所學校優化該計畫。 2019 年文曄教育基金會接棒,由新北地區攝影志工徐振傑擔任專案負責人,新拓展新北及宜蘭地區六所學校,希望透過美學教育、累積教案、經驗傳承等,讓學校未來能將攝影做為教學的工具,豐富學生的學習。 


深入瞭解
0 評論

新北市校園攝影深耕 ─ 觸動生命的美好可能

2/15/2018

0 評論

 
圖片

一個能不動手就不動手的孩子,在做風箏時就算不會打繩結,也願意一再嘗試。
一個被評為中度智能障礙的孩子,就算用抄的、用描的,也要一筆一畫道出心中的感謝。
一個難以用言語表達的孩子,開始會主動講話,且字字句句都能精準表達自己的意念。

是什麼樣的力量帶動了孩子們的轉變?又是什麼樣的力量點亮了孩子們的心房?讓他們有勇氣突破原有的疆界,化不可能為可能!

石門老梅國小的蔡信義主任給了這樣的答案:攝影課是真正以學生為中心、用孩子的角度來看世界的一門課;攝影志工善良、認真又體貼的陪伴,讓孩子自由、大膽地拍,然後聆聽他們的想法,給予信心與鼓勵,在同時具備自主性、勝任感與自我關聯性上,引燃孩子內心的渴望,激發出他們自動想要把事情做好的自發性與學習動機。


深入瞭解
0 評論

2017 校園攝影深耕年度報導

12/28/2017

0 評論

 
圖片
四年花東走過,攝影志工老師陪伴無數後山的孩子度過難忘的時光,今年攝影深耕課程延伸到新北地區、位於北海岸附近六所全校人數各不到一百人、多為新住民之子的小學,讓資源相對不豐富的孩子透過鏡頭為自己的童年和家鄉留下回憶。
​
​
從花東到新北

「如果你有一台相機,你最想拍什麼呢?」五年前發起「孩子的另一扇眼睛」攝影計畫時,我們這樣詢問了花東部落的孩子。「我想要拍清澈的溪水」、「我想要拍河裡的小魚」、「我想要拍我的家」、「我想拍我的阿嬤」、「我想要拍自己長大的模樣」……, 就這樣一群滿懷熱情的志工老師背起了相機, 不畏距離走遍花東,只為了那每星期 ( 或每二個星期 ) 短短數個小時的攝影課,一圓孩子的攝影夢。

深入瞭解
0 評論

以攝影深耕 傳承愛(eye)的種子

12/28/2015

0 評論

 
圖片

從攝影老師林錫銘的發想,無預期地募集了四千台二手相機,為期四年持續性地推動下,目前台灣各地已有許多老師運用相機這項工具,帶著孩子從教室走到戶外進行更有趣的創新教學,過程中並增進師生的互動關係。


趙廷箴文教基金會與公益平台自2011年啟動「校園攝影深耕」計畫,逐步由號召攝影志工前往偏鄉教學,轉為交棒給在地學校,發展為以「師資培育」、「經驗傳承」、「永續成長」為目標,幫助學校老師將攝影融入課程,成為學校長期發展的特色教學,也為學生在課業之外延伸視野,找到一處自信的舞台。這幾年,透過學校的參與,攝影已經不只是課堂上的教學,而是一個豐富教學的工具,真正豐富了孩子的心靈視野,成為教學相長的利器。
​


深入瞭解
0 評論

以藝術教育 連結孩子的生命經驗

12/28/2015

0 評論

 
圖片
【台東和平國小  陳豪毅老師】

台東和平國小,是成功鎮和平部落的一所迷你藝術小學,全校80%都是阿美族的學生。被暱稱為「好意老師」的陳豪毅,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曾和一群藝術家朋友在台北創立自己的工作室,一起辦展覽、做策展。身為美勞教育公費生的他,在2011年來到和平國小服務,教書三、四個月後,他發現傳統按本教課的內容,和他與孩子們的生命經驗並無關連,深知沒有體驗的學習是很容易淡忘的他,於是開始改以藝術人文的角度切入孩子的生活,激發孩子的學習力。

深入瞭解
0 評論

孩子的另一扇眼睛 ─ 照見內在的希望之光

9/1/2015

0 評論

 
圖片

一位在山裡教書的老師說:
踏進這一行就要滿20年,但我其實是想要辭職的。山裡的孩子對讀書不太在行,課本教學讓孩子學得痛苦,達不到學習績效;但是攝影工作坊的課程,卻讓我開始思考,對於自己與教育不曾思考過的問題。
我很感謝公益平台,讓我和學生透過攝影,在學校裡找到學習的樂趣;這是我頭一次能夠不必在意成績,只是單純去感受孩子們對這堂課的熱情與興趣。
攝影是一門學問,是一項專業能力,每個學習領域都是相輔相成,不能偏廢!
孩子們的視野,其實遠比成年人所想像的更加寬廣,當他們以不加彫琢的心思蒐捕畫面,分享彼此看到的風景與體會時,我想那就是在累積,在改變….。
​


深入瞭解
0 評論

2014 培育師資 校園攝影深耕

12/28/2014

0 評論

 
圖片
(攝影/ 志工 陳修元)
當「捐出你的二手相機,為偏鄉孩童開啓另一扇眼睛」活動於 2011 年底啓動時,原本只是試探性地募集 50 台相機,最後卻意外募得超過 5000 多台。公益平台將這些相機分送至花東百餘所小學,同時招募攝影志工到學校教學,啓發孩子們對攝影的熱情。孩子獨特的視野,不斷拍出令人驚艷的作品,讓大家得以一窺不擅長口語表達的孩子們的內心世界,而許多孩子也透過這項學習獲得肯定,提升了長期在學業中受挫的自信。

深入瞭解
0 評論

孩子的另一扇眼睛 啟動純真的心靈視界

12/28/2013

0 評論

 
圖片
(攝影 / 志工 陳貴正)

我們的一小步,卻可能幫助孩子們跨出一大步。在攝影志工的協力教導下,長達一學期的攝影教學,讓孩子學習如何用相機記錄生活點滴,也成為孩子開發潛能的另一種學習工具。

​影像,飛揚了孩子內心的生命想像﹔分享,觸動了關係核心的情感流動。攝影所帶來的感動,是一種潤物細無聲,慢慢滋潤心靈的感受。2011 年公益平台「捐出你的二手數位相機,為偏鄉孩童開啟另一扇眼睛」活動,藉由招募攝影志工到學校教學,讓我們感受到孩子們對攝影的熱情和敏銳,他們獨特的視野,不斷拍出令人驚豔的作品,我們也得以一窺不擅長口語表達的孩子們的內心世界,而孩子也透過這項學習平台獲得肯定,提升了長期在學業中受挫的自信。花蓮化仁國小林淑英老師以文字敘述學校因參加公益平台偏鄉攝影教學活動所帶來的種種改變。

深入瞭解
0 評論

2013 孩子的另一扇眼睛封面故事

11/30/2013

0 評論

 
圖片

影像,飛揚了孩子內心的生命想像;分享,觸動了關係核心的情感流動。攝影所帶來的感動,是一種潤物細無聲,慢慢滋潤心靈的感受。公益平台「捐出你的二手數位相機,為偏鄉孩童開啟另一扇眼睛」活動,藉由招募攝影志工到學校引導,讓我們感受到孩子們對攝影的熱情和敏銳,他們獨特的視野,不斷拍出令人驚豔的作品,我們也得以一窺不擅長口語表達的孩子們的內心世界,而許多孩子也透過這項學習平台獲得作品的肯定,提升了長期在學業中受挫的自信。

深入瞭解
0 評論
<<上一步

    攝影深耕計畫支持

    文曄教育基金會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

    回顧

    二月 2021
    十二月 2020
    二月 2018
    十二月 2017
    十二月 2015
    九月 2015
    十二月 2014
    十二月 2013
    十一月 2013
    十一月 2012

    標題

    全部
    2013 封面故事
    2014 年度報導
    2017 年度報導
    2020 年度報導
    以攝影深耕傳承愛的種子
    以藝術教育連結孩子的生命經驗
    啟動純真的心靈視界
    如果童年是一首攝影詩
    照亮內在的希望之光
    觸動生命的美好可能
    讓公益之愛不斷延續

    RSS 訂閱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